不忍浪费,他们将“食物银行”开进社区

来源: 善园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7-06-06 17:39

不忍浪费,他们将“食物银行”开进社区

来源:新快报 记者 李斯璐 摄影 王飞


“高颜值”的水果人人爱买,剩下的“丑陋”瓜果,则在“选美”中被消费者淘汰;点心店里的面包、蛋糕,离保质期还有一两天,却因为消费者购物心理而面临葬身垃圾桶——各种食品消费活动中,这样的情景时常发生,但有没想过,不愿购买“丑颜”和临期食品,也能造成大量浪费?


近日,广州、上海两地的“拯救食物行动派”志愿者碰头,他们研讨临期食品和丑颜食品的出路时表示:“应让剩余食品供应到社区,让困难群众更便利接受救济。”


1.jpg

志愿者们为剩余食物寻找出路。

2.jpg

拯救食物”研讨会现场


食品仍在商品价值期, 却被大量浪费


倡导“拯救食物”的广州大学生志愿者苗苗,向新快报记者分享了一个经历。苗苗生长于广州某历史悠久的城中村,由于村子拆迁搬迁,去年终于在新地方建成新村落,为了庆祝这件大事,村子摆起了村宴,宴请回迁村民和兄弟村超过12000人吃饭以庆贺回迁。


尽管宴会热闹进行祥和结束,但在当晚宴会结束后,苗苗在会场内发现大量餐桌上留有剩饭剩菜,在部分餐桌上,更发现这些餐桌的一次性碗筷包装通通没拆,摆在桌子上的饭菜一点没动过。“不用想,这些剩菜的结局,就是‘住’进了垃圾桶,和餐厨垃圾一起运到垃圾堆填区。”想起这些食物浪费,苗苗深感无能为力。


苗苗后来从新闻中获悉,根据广州市城管委此前对市内各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成分进行调研,接近一半的填埋物为有机物。“其中,餐厨垃圾在有机物中占比较多的部分,广州各大垃圾处理场所产生的臭味也拜餐厨垃圾变质发酵所赐。”


苗苗讲述的经历,掀开了这场“食物拯救”讨论的帷幕。受邀和广州公益组织交流的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化学学士、我国首家食物银行负责人兼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李冰教授指出:“食物浪费会造成食物环境污染、产生气体排放,以及水资源污染。”


李冰表示,苗苗所目睹的熟食浪费,随着人们“打包”意识普及,占食物浪费比例并不超过10%,相反,中国范围内,浪费得最明显的则是仍具有商品价值的食物。


“每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货架上摆放着的总是一排排整齐、美观、笔挺的蔬菜,可是如果去各地的农场上走一走看一看,似乎‘现实’并不总是那么‘完美’——长着两条腿的萝卜、弯得像个问号似的黄瓜、水果上被虫子啃过留下的斑斑点点、连体‘双胞胎’土豆,还有各种各样模样‘怪异’的食物们,这些都很常见,却肯定不会出现在超市货架上。毕竟大自然不是机器,无法制造出外表一模一样的产品。但是在人们对食品‘完美’的追求之下,那些外观‘丑陋’的蔬果们就这样被慢慢忽视了,甚至有人完全不知晓它们的存在。”李冰介绍,“以上海为例,超五成超市食品因临近保质期而提前下架,近八成面包房面包提前下架,近八成的家庭看见家中储存的食品即将到达保质期便扔掉,不同程度地浪费着仍可食用的食物。”


环保处理剩余食品,国内“食物银行”遭遇瓶颈


据专家介绍,在国外,食物银行的运营,则是处理这些“剩余食品”的高效办法。李冰介绍,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欧洲首家剩余食物超市WeFood在去年开业。这个超市专卖糖类、面食等“过期食品”,但这些食品对身体是无害的,售价比外面低三到五成,所有利润全部作善款捐出。开业后,超市生意远远超过老板预期,每天早上还没开门,就有好多人排长队,连丹麦王妃和粮食环境部长都亲自前来捧场。除了超市的目标受众——低收入人群光顾,哥本哈根一些居民也专门骑车绕道过来选购食物。这并非是跟风或贪小便宜,而是展示他们对消除贫困的支持,重新思考珍惜食物的意义。


而法国的做法,则禁止超市抛弃或销毁未卖掉的食物。“比如法国明令规定,如果超市里的食物没能卖出,超市必须把食物捐给慈善机构或食物银行,让相关机构把食物交到贫穷的人手上。如果超市面积大于400平方米,老板就必须要和这些机构签订协议,否则就得缴纳3750欧元(约2.79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这项全国厉行的政策,将为地球节省很多食物资源。”


相比之下,广州也有食物银行,但在复制国外食物银行概念的过程中,正在遭遇瓶颈。据了解,2015年12月,一家公益机构和广州市慈善会合作运营的“百家食物银行”虽然正面向广州市老人院、广州凤阳、昌岗、赤岗、华洲四个街道的困难家庭,但分发的食物,仅限于包装好的油和大米,拓展的速度并不能解决食物浪费这一困境。而深圳的“芳草地社工服务中心食物银行”公益项目,虽然成立得更早,2012年开始已经为近万人送去温暖,但2015年却因资金链断裂、人员流失等问题结束了运营。


志愿者建议让“食物银行”走进更多社区


志愿者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存在食物浪费的城市里,仍存在不少贫困人群。“在食物银行存在的情况下,公益机构应该好好研究,如何调动起食物银行的作用,为有需要的人,连接起更高效的接济渠道。”


正在加拿大读大一的广州留学生嘉华,曾经参与过学校组织的食物银行分派活动:“在加拿大也有不少需要食物接济的人,而学校、社区则是食物银行开展救济工作的桥梁。每次食物银行的分派,都通过社区来完成,比如,超市卖剩的临期食物,会捐赠到食物银行,食物银行每天将食材送到社区,由社区饭堂为困难人士烹饪餐饮。这样,不管熟食、生鲜食,还是包装食品,都能得到高效的处理。既不浪费,又能助人。”


带着这样的经验,嘉华依托上海绿洲食物银行的资质,正在广州组建一支支援队伍:“希望调动广州大学生的力量,一方面向食品生产、销售商家募集剩余的包装食品,一方面通过社区发掘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搭起桥梁,让食物银行走进社区,走进更多困难家庭。”


据李冰介绍,上海食物银行两年多的时间,共募集食物200余吨,6万多人次因此受益。去年9月,其下子项目“分享冰箱”开启,3个冰箱被投放至街头试点,里面装着募捐来的临近保质期的食物,街头的拾荒者、附近建筑工地的工人、无法做饭的老者开始陆续分享冰箱取用食物,温暖透过食物银行微信公众号的视频扑面而来。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共享冰箱”,广州已有本土公益组织正在调研开展该项目。“食物银行若要解决食物浪费和困难家庭救助两大议题,确实应该走进社区,用更直观的方法让大众看到这一帮扶举措。我们正在研究开展方法,拟用‘社区营造’的方式切入,调动街坊捐赠食物、共享冰箱储存、困难群体索取的模式,在海珠区怡乐路一带开展‘共享冰箱’项目。”广东千禾社区基金有关负责人介绍。



地  址:宁波市鄞州区泰康西路399号(宁波·善园)
0574-87412436 (宁波团队)
0571-87165191 (杭州团队)
微信公众号
17行善

Copyright © 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 15018913号-1 杭州智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谨防诈骗
天掉馅饼不相信,小心扫码钱转走,网络诈骗日翻新,凡是谈钱要小心,汇款转账要注意,检举报案要及时。善园基金会提醒您:不要轻信捐款返现、捐款回扣等信息,这些都是骗子的手段。若要奉献您的爱心,请通过善园网、一起行善小程序等正规渠道进行捐款,如有问题,请来电咨询(0574-87412436)。
亲,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您更好的体验,您可以:点击升级 IE浏览器,或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