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障碍患者享受家门口的康复服务

来源:善园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8-02-06 14:43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根据相关数据,每110个人中就差不多有7个人具有精神障碍。《慈善公益报》记者从1月26日由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4部门联合召开的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视频会议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据介绍,这581万患者已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登记。4部门要求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让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内可以享受到康复服务。


  4部门表示,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履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抚养、赡养等义务,构建社区支持网络,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建立健全基层服务网络,重点设立以区县为服务范围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与医疗救治、社会救助、长期照料、就业服务的有效衔接,构建满足精神障碍患者全面康复需要的服务网络。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指出,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服务。当前,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众多,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因病致残致贫现象十分突出。要摸清康复对象底数,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救治救助等信息,对病情稳定且愿意接受康复服务的患者,做好建档立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改建一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区康复资源数据共享与交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新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要设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功能,预留服务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推行精准康复,鼓励精神障碍患者积极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高晓兵要求,今后,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着力拓展服务供给,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大力培育服务机构,不断丰富服务形式;要探索建立服务转介机制,搭建信息转介平台,建立康复转介机制,建立就业转介机制;要支持家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创新政策支持体系;要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建立技术指导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化和标准认证。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由于病情时有复发,因此通常会在医院、康复机构之间往返,4部门在发布会上还表示,要建立信息共享、衔接顺畅、运转有序的服务转介系统,逐步打通医疗、康复服务循环梗阻。要以区县为单位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资源平台,形成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庭之间的服务信息交换平台。精神卫生机构开展出院评估后,患者可转到社区康复资源平台,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以向医院快速转介。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要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康复理念和技术下沉到社区和基层。通过定点指导和对口帮扶等方式,协助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全程医疗模式。对病情稳定、具备就业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可以向相关单位推荐就业,就业后,社区康复机构可以协助做好有关辅导。要秉承治疗、康复同步进行的理念,做好院内康复,为患者出院后的正常康复打下基础。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据记者了解,2017年,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4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摘自:慈善公益报


地  址:宁波市鄞州区泰康西路399号(宁波·善园)
0574-87412436 (宁波团队)
0571-87165191 (杭州团队)
微信公众号
17行善

Copyright © 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 15018913号-1 杭州智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谨防诈骗
天掉馅饼不相信,小心扫码钱转走,网络诈骗日翻新,凡是谈钱要小心,汇款转账要注意,检举报案要及时。善园基金会提醒您:不要轻信捐款返现、捐款回扣等信息,这些都是骗子的手段。若要奉献您的爱心,请通过善园网、一起行善小程序等正规渠道进行捐款,如有问题,请来电咨询(0574-87412436)。
亲,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您更好的体验,您可以:点击升级 IE浏览器,或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